过江沉管施工的难题破解之道
发布日期:2025-05-20 人气:45 栏目:新闻中心
我司的服务宗旨:以专业的潜水人员,精细的技术设备,优质的服务质量,高效的服务效率,为全国的所有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服务。
过江沉管施工作为一项复杂的水下工程,在跨越江河构建交通、水利等重要设施时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江河中复杂的水流、多变的地质以及严苛的精度要求,让施工过程充满重重难题。面对这些挑战,工程团队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总结,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破解之道。
水流与潮汐干扰下的精准定位难题
江河中水流速度和方向瞬息万变,潮汐的涨落也会改变水位和水流状态,这使得沉管在下沉过程中极易偏离预定位置。传统定位方法在这种动态环境下难以满足高精度要求,若沉管定位出现偏差,后续的对接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,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工程团队引入多源融合定位技术。将卫星定位系统(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)与水下声呐定位相结合,在沉管上安装多个高精度定位传感器,实时采集沉管的位置、姿态数据。同时,利用水文监测系统对江河的水流速度、方向以及潮汐变化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,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,提前预测水流和潮汐对沉管的影响。在某过江隧道沉管施工中,通过该技术将沉管定位误差控制在 3 厘米以内,确保了沉管能够准确下沉至设计位置。
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处理困境
江河底部地质条件复杂多样,有的区域是松软的淤泥层,有的则是坚硬的岩石层,还有的存在流沙、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。在松软地基上,沉管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,影响结构稳定性;而在岩石地基上,沉管基础的开挖和处理难度极大,耗时耗力。
针对不同地质情况,工程团队采用差异化的基础处理方案。对于松软地基,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,通过高压将水泥浆等固化材料喷射到地基土中,使土体与固化材料混合形成强度较高的复合地基,增强地基承载能力;在某过江供水管道沉管施工中,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淤泥层地基沉降问题。遇到岩石地基时,则采用爆破与机械破碎相结合的方式,先通过定向爆破松动岩石,再利用液压破碎锤等机械设备进行精细开挖,同时配合水下清渣作业,确保基础平整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。
沉管水下对接的精度与密封挑战
沉管之间的水下对接是过江沉管施工的关键环节,要求极高的精度和良好的密封性。水下能见度低、水流扰动大,给对接操作带来极大困难,一旦对接精度不达标,会导致接缝处漏水,影响工程质量;密封效果不佳,也会降低沉管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。
为实现高精度对接,工程团队研发了智能对接系统。该系统由导向装置、液压调节机构和自动监测装置组成。在沉管对接前,先通过水下机器人安装导向装置,为沉管提供精确的对接指引;沉管接近时,液压调节机构可根据实时监测数据,自动微调沉管的位置和姿态,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对接。在密封方面,采用新型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密封胶相结合的方式,止水带提供基础密封,遇水膨胀密封胶在接触水后膨胀,填充微小缝隙,形成双重密封保障。在某大型过江交通隧道施工中,该对接与密封技术使沉管接缝处的漏水率几乎为零。
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难题
过江沉管施工涉及大量大型机械设备和水下作业,存在人员安全风险,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、废弃物排放等可能对江河生态环境造成破坏。
在安全保障上,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,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安全演练,配备先进的安全防护设备。例如,为潜水员配备新型的减压舱和生命支持系统,降低潜水作业风险;在施工现场设置实时监控系统,对设备运行、人员操作等进行全方位监测,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。在环境保护方面,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和工艺,减少废弃物产生;对施工产生的泥浆、油污等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,避免直接排放到江河中;同时,在施工区域设置生态保护隔离带,降低施工对水生生物和河道生态的影响。
浪潮神龙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:13164055535
下一篇:最后一篇
- 2025-05-20过江沉管施工的难题破解之道
- 2025-05-19水下管道安装技术的突破与应用
- 2025-05-16水下取水头安装全解析
- 2025-05-15过河管道铺设的技术突围
- 2025-05-14水下管道铺设的攻坚与创新之路
- 2025-05-13沉管法施工的技术难题破解